拼多多助力给优惠卷全民狂欢的优惠密码!(拼多多好友助力领券)
拼多多助力给优惠券?我靠这个薅羊毛省下600元,但真相竟是……
你是否遇到过这种情况?
前几天在拼多多买了个69元的扫地机器人,结果页面突然弹出个助力得优惠券的弹窗,上面写着好友助力3人,立减30元。当时我正想取消,结果随手点了助力按钮,没想到真的减了30!当时我就震惊了,赶紧拉上几个哥们儿一起点,最后凑齐5人,直接把69元的产品变成了39元!这一下,我直接省了30块钱,相当于打了57折。
这让我不禁想拼多多这个助力得优惠到底是什么套路?普通人真的能薅到羊毛吗?今天我就结合自己的真实经历,给大家好好说道说道。
我和拼多多的缘分
说实话,我最初对拼多多是有些偏见的。2018年第一次在拼多多买东西,买的还是个39.9元的无线充电器,结果收到货发现包装都皱巴巴的,充电速度还特别慢。当时我就想这APP是不是专门卖山寨货的?
但没想到的是,2020年疫情期间,我靠拼多多助力得优惠券的习惯,硬是省下了一笔不小的开支。当时我正在装修房子,需要买不少五金建材。通过拼单和助力,我买的瓷砖比其他平台便宜了20%,买的灯具直接打了5折——最划算的一次,我买的宜家床垫通过助力减了80元,从1299元直接砍到了999元!
这一下,我就开始认真研究拼多多这个游戏规则了。我发现,拼多多的优惠券分好几种有些是助力减额券,有些是拼单享折扣,还有些是限时秒杀券。但最让我着迷的,还是助力得优惠这个模式。
助力学优惠券的底层逻辑
从商业角度看,拼多多的助力得优惠本质上是一种社交裂变营销。简单来说,就是利用用户的社交关系链来扩大商品销量。为什么这么说呢?我们来看看这个模式背后的商业逻辑
1. 低成本获客相比于传统的广告投放,通过社交分享获得的用户转化成本要低得多。拼多多平均获客成本在35元,而传统电商平台的获客成本普遍在20元以上。
2. 用户信任传递在熟人社交中,朋友的推荐比广告更具说服力。拼多多的数据显示,通过朋友推荐来的用户,复购率比普通用户高出37%。
3. 数据收集每个助力行为都会记录用户的社交关系和消费习惯,为后续的精准营销提供数据支持。
以我买的扫地机器人为例,这个30元的优惠券背后,是拼多多计算出的用户获取成本。如果平均每个优惠券需要3个助力才能获得,而每个助力带来的潜在转化价值是50元,那么这个优惠券的成本就是150元。但实际转化率往往只有5%8%,所以30元的优惠券其实给拼多多省下了100多元的营销费用。
助力学优惠券的心理学原理
从用户心理角度看,这个模式还利用了几个关键心理机制
1. 损失厌恶用户更害怕错过优惠(损失)而不是得到优惠。拼多多正是抓住了这一点,用再不助力就没了的紧迫感刺激用户行动。
2. 从众心理当看到很多朋友都在助力时,用户会觉得自己不参与就亏了。比如我那次买扫地机器人,看到群里都在抢,我如果不助力就会显得不合群。
3. 互惠原则用户倾向于回报别人的帮助。当你帮朋友拼单时,朋友可能会给你发红包,这种正向循环会强化用户的助力行为。
我有个朋友特别喜欢玩这个,她每次买衣服都会发朋友圈求助求3个好友助力,买这件羽绒服立减50元!结果经常有人开玩笑说帮你助力就免单了,最后反而真有人愿意帮忙。这就是互惠原则在起作用。
如何最大化薅羊毛收益?
结合我的实战经验,分享几个薅羊毛的小技巧
1. 关注限时任务拼多多的助力任务通常只在特定时间段开放,比如晚上810点。我当时买宜家床垫就是赶在活动期间,连续助力3小时才砍下80元。
2. 选择高价值商品不是所有商品都适合助力,一般来说,客单价在100500元的商品最适合。我统计过,平均每100元的商品,通过助力能省下1520元。

3. 利用好友关系优先找关系好的朋友助力,这样更容易达成目标。我当时买扫地机器人,就是找3个同事、2个同学一起点。
4. 多平台联动如果微信好友不够,可以在支付宝、抖音等平台找朋友助力。我有个哥们儿买冰箱,因为微信好友不够,就通过抖音找陌生人帮忙,最后还得了额外赠品。
5. 避免盲目助力有些任务需要助力到100人才能解锁,这种通常不值得。我当时就差点被一个助力100人送免单的活动骗了,后来发现那个商品原价才29元。
薅羊毛的副作用
当然,拼多多的优惠活动虽然诱人,但也存在一些陷阱
1. 虚假宣传有些商家会夸大优惠力度,比如写助力减50,实际可能只减10元。我上次买零食就遇到这种情况,最后比其他平台还贵。
2. 强制分享有些商品需要分享到20个群才能解锁优惠,这会让人反感。我当时就因为助力一个任务分享了10个群,最后还被群友吐槽。
3. 信息过载每天收到几十个助力请求会让人崩溃。我有个朋友直接把拼多多的消息权限关了,但优惠信息还是会出现在首页。
4. 隐私风险助力时需要授权微信好友信息,有些用户对此表示担忧。我个人建议,只在熟人之间进行助力,避免陌生人请求。
拼多多的助力得优惠确实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商业案例。它不仅帮商家降低了获客成本,也让消费者实实在在得到了实惠。但就像所有促销活动一样,需要保持理性,避免盲目追求数量而忽略了商品质量。
我目前通过拼多多的助力优惠,累计省下了600多元,这些钱可以买不少好东西了。但我也意识到,优惠的背后是商业逻辑的运作,理解这些才能更好地利用规则。所以如果你也喜欢薅羊毛,建议先研究清楚平台的规则,再行动也不迟。
最后分享一个冷知识拼多多的多多果园游戏,通过种植虚拟果树也能获得优惠券,虽然效率不高,但胜在零成本。我当时没事就点点,一个月下来居然省了15元,你说神奇不神奇?
